2019—2022疫情时间线(2021疫情时间线梳理)
2019年:疫情暴发
2019年12月:病毒起源
2019年12月,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,部分患者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,12月31日,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(WHO)报告了这一情况,并启动初步调查。
2020年1月:疫情扩散与全球关注
2020年1月7日,中国科学家确认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(SARS-CoV-2),1月23日,武汉宣布“封城”,以遏制病毒传播,泰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国报告首例确诊病例,标志着疫情开始跨国蔓延,1月30日,WHO宣布新冠疫情构成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(PHEIC)。
2020年:全球大流行与封锁措施
2020年2—3月:疫情全球化
2月,意大利、伊朗等国疫情暴发,欧洲和中东成为新的疫情中心,3月11日,WHO正式宣布COVID-19为“全球大流行”,多国关闭边境、实施封锁,全球股市暴跌,经济活动陷入停滞。
2020年4—6月:第一波高峰与医疗资源挤兑
美国、西班牙、英国等国病例激增,医疗系统不堪重负,各国推行社交距离、强制口罩令等措施,4月,全球确诊病例突破100万例,科学家加速疫苗研发,多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。
2020年下半年:经济冲击与抗疫疲劳
尽管部分国家疫情有所缓解,但印度、巴西等国病例持续攀升,全球经济衰退,失业率飙升,11月,辉瑞-BioNTech和莫德纳(Moderna)宣布其mRNA疫苗有效率超过90%,为抗疫带来希望,12月,英国、美国等国启动疫苗接种计划。
2021年:疫苗推广与变异株威胁
2021年上半年:疫苗分配不均
发达国家大规模接种疫苗,但发展中国家疫苗短缺问题凸显,印度在4—5月遭遇Delta变异株冲击,单日新增病例突破40万例,成为全球疫情震中。
2021年下半年:加强针与变异株扩散
Delta变异株导致多国疫情反弹,以色列、美国等开始推广加强针接种,11月,南非报告Omicron变异株,其高传染性引发全球恐慌,多国重启旅行限制。
2022年:迈向常态化
2022年初:Omicron席卷全球
Omicron取代Delta成为主流毒株,虽然传染性极强,但重症率较低,多国调整防疫策略,逐步放松管控。
2022年中:各国解封与“与病毒共存”
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,欧美国家取消口罩令、开放边境,中国仍坚持“动态清零”政策,但经济和社会压力增大。
2022年末:疫情进入新阶段
12月,WHO表示全球疫情趋缓,但警告仍需警惕新变异株,三年抗疫让各国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,同时也暴露了全球协作的不足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