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维杰 董氏奇穴十二皮部与以皮治皮

十二皮部与以皮治皮
皮部,是指体表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。《素问.皮部论》说:“皮有分部。”并提出了分部的依据:“欲知皮部,以经脉为纪者,诸经皆然”,“凡十二经络脉者,皮之部也”。意思是: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,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,相应就有十二皮部。皮部的分区以经络的分布为依据,其范围则较经络为广。如果把经脉比作线状分布,络脉为网状分布,皮部则是面的划分。在皮肤病中,皮疹的出现也有呈带状分布,这些现象被认为与经络皮部有关。

皮部理论不只是作为体表的分区,而且是具有诊断与治疗意义的。

1. 诊断方面
皮部是医者“审、切、循、扪、按”之所在。《灵枢.本脏》说:“视其外应,以知其内脏,则知所病矣。”观察皮肤和皮肤表面浮络的色泽来诊断疾病,是中医望诊的一项重要内容。近代,这种对皮肤分部和内脏联系的认识,又发展为观察有关经络穴位上皮肤的改变,如丘疹溃疡、色泽变化、电位或导电量的改变等来诊断疾病,称作“经络诊断法”,这是皮部理论的新应用,和皮部理论有关。
2.治疗方面

皮部为“内病外治”和“外病内治”奠定了理论基础。内病外治,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很广。《灵枢。经脉》说:“卫气先行皮肤,先充络脉。”因此,在皮部施治
可充分调动卫气,增强抗病能力。关于针刺方法,可用《灵枢。官针》中的“半刺”“毛刺”:“毛刺者,刺浮痹皮肤也”,“半刺者,浅内而疾发针,无针伤肉,如拔毛状,以取皮气”。毛刺叙述刺浅恰如毫毛之浮浅细微,手法轻虚;半刺则指浅刺,浅内疾发亦如拔毛状,也可说类同毛刺,只是较毛刺略深,只浅刺皮肤,不伤肌肉,相当于近代皮肤针(梅花针)的叩打刺激法。毛刺多用于局部麻木不仁的浮痹证和一些皮肤病。

半刺则相当于梅花针刺法,其治疗以微充血或微出血为度,治疗皮肤感觉异常神经性皮炎、斑秃脱发酒渣鼻都有很好的疗效,也可用三楼针浅刺散刺代替。临床上还有利用皮肤吸收药物的作用,结合经络穴位理论,发展成为敷贴疗法(如三伏天在背部腧穴贴敷,治疗气嘴慢性支气管炎等)、艾灸热熨等法,都是通过皮肤的定部位对病变起影响作用。常用来治疗某些内脏疾患,如气管炎、哮喘,这些都是皮部理论在治疗方面的运用。

例如,针董氏奇穴水金及水通,皆沿皮刺,治疗咳喘等肺脏病甚效就是以皮治肺的具体应用。浅部点刺,如董氏奇穴制污穴治疗皮肤疮口不合,一则以肺治皮肤,一则近井穴少商(此亦为刺血不针之理)又能退烧抗感染,则是以皮治皮及以皮治肺的双重应用。

邀请函

学习群,每天学习穴位和处方学,有专业老师指导!


董氏针灸免费学习群

一个坚持分享中医临床医案的公众号

长按二维码 关注

免责声明: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文章内容中若涉及配方针灸等技术,仅供参考,请勿随意使用。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

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