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七个抓手,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七个抓手是什么】

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,不仅改变了社会运行方式,也让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重新审视,居家学习、线上课程成为常态,家长被迫从“幕后”走向“台前”,成为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,这一特殊时期,家庭教育既面临挑战,也蕴含机遇,抓住以下七个关键抓手,不仅能缓解焦虑,更能将危机转化为孩子全面成长的契机。

建立规律的家庭作息表

疫情期间,孩子容易因缺乏校园纪律而作息紊乱,家长需与孩子共同制定科学的作息表,明确学习、运动、娱乐和睡眠时间,早晨固定时间起床、穿戴整齐(避免睡衣状态),模拟“上学仪式感”;午间安排休息和家务劳动;晚上设定亲子共读时间,规律作息能稳定孩子的情绪,培养自律性。

打造高效学习空间

居家学习效果差,往往源于环境干扰,家长需为孩子划定独立学习区,减少电视、手机等干扰源,配备必要的学习工具(如书架、计时器),家长应以身作则,避免在孩子学习时刷手机或大声聊天,营造“全家学习”的氛围,一位母亲在孩子网课时同步阅读书籍,潜移默化传递专注力价值。

【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七个抓手,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七个抓手是什么】

强化生活技能教育

疫情是开展劳动教育的良机,家长可分配适合年龄的家务任务:低年级孩子整理书包、浇花;高年级孩子学习做饭、记账,通过实践,孩子不仅能掌握生存技能,更能理解责任与分担,某家庭让孩子负责一周食材采购计划,既锻炼数学应用能力,又增强家庭参与感。

重视情绪管理与心理建设

长期居家易引发亲子冲突或孩子焦虑,家长需主动倾听,用“我看到你有点烦躁,需要聊聊吗?”替代说教,可通过家庭会议、情绪卡片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感受,家长应坦诚讨论疫情信息,避免传递恐慌,例如用绘本解释病毒原理,减轻孩子的未知恐惧。

利用数字化资源拓展学习

线上教育并非只有网课,家长可精选优质资源:科普纪录片(如《蓝色星球》)、博物馆虚拟展览、编程启蒙APP等,将学习从课本延伸至兴趣领域,一位父亲带孩子观看航天直播后,共同制作火箭模型,激发科学兴趣,但需注意屏幕时间管理,遵循“20-20-20”护眼法则(每20分钟远眺20秒)。

【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七个抓手,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七个抓手是什么】

设计家庭互动项目

疫情期间,亲子共处时间增加,可通过项目制学习深化关系。

  • 家庭小课题:研究植物生长,记录观察日记;
  • 创意活动:编排家庭短剧、合作完成拼图;
  • 运动挑战:每日跳绳打卡或瑜伽练习。
    这些活动既能缓解压力,也能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创造力。

构建家校协同纽带

家长需主动与老师保持沟通,了解学习进度,反馈孩子居家表现,可定期整理孩子作业中的问题,集中向老师请教;参与学校组织的线上家长会,学习其他家庭的经验,家校合力能避免教育盲区,例如某校老师建议家长用“番茄工作法”提升孩子效率,效果显著。



疫情终将过去,但家庭教育的影响深远,通过以上七个抓手,家长不仅能帮助孩子度过特殊时期,更能培养其自律、抗挫、合作等终身受益的能力,教育的本质是“用生命影响生命”,而家庭正是这场漫长浸润中最温暖的土壤。

【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七个抓手,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七个抓手是什么】

(全文约1000字)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