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间家庭常备药品/疫情期间家庭常备药品清单
疫情期间家庭常备药品清单
退烧止痛药
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,因此家中应备有退烧药,如:
- 对乙酰氨基酚(扑热息痛):适用于成人和儿童,退烧效果温和,对胃肠道刺激较小。
- 布洛芬:具有抗炎、镇痛和退烧作用,但胃病患者需谨慎使用。
注意: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退烧药,以免增加肝肾负担,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。
感冒药
普通感冒和流感症状(如鼻塞、咳嗽、喉咙痛)可能与新冠症状相似,可备以下药物:
- 抗组胺药(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):缓解流鼻涕、打喷嚏等过敏症状。
- 止咳化痰药(如右美沙芬、氨溴索):适用于干咳或有痰咳嗽。
- 缓解鼻塞药物(如伪麻黄碱):帮助改善鼻塞,但高血压患者慎用。
肠胃药
疫情期间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、消化不良等症状,建议备药:
- 蒙脱石散(思密达):适用于急性腹泻,可吸附肠道毒素。
- 口服补液盐:预防脱水,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人。
- 益生菌:调节肠道菌群,改善消化功能。
抗过敏药
过敏反应(如荨麻疹、皮肤瘙痒)可能因环境或食物引发,可备:
- 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:缓解过敏症状,副作用较小。
- 外用炉甘石洗剂:适用于皮肤瘙痒、蚊虫叮咬。
慢性病药物
家中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,应确保至少储备1-2个月的药物,如降压药、降糖药等,避免因封控或就医不便导致断药。
外伤处理用品
- 碘伏、酒精棉片:用于伤口消毒。
- 创可贴、无菌纱布:处理轻微割伤或擦伤。
- 烫伤膏:应对轻微烫伤。
维生素与增强免疫力补剂
- 维生素C、维生素D:适量补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。
- 锌片:研究显示锌可能对缩短感冒病程有帮助。
药品储备与使用注意事项
合理储备,避免囤积
- 家庭药品储备应以1-2个月的用量为宜,避免过量囤积导致过期浪费。
- 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,及时更换过期药物。
科学用药,谨遵医嘱
- 不同年龄段(尤其是儿童和老人)的用药剂量不同,需严格按说明书或医生建议服用。
- 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,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,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。
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
-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前应咨询医生。
- 慢性病患者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,需定期复诊。
药品存放安全
- 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,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。
- 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,防止误食。
疫情期间的就医与自我监测建议
尽管家庭常备药品能应对轻症,但若出现以下情况,仍需及时就医:
- 持续高烧(>39°C)超过3天不退。
- 呼吸困难、胸痛、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。
- 慢性病病情加重,如血压、血糖失控。
建议家中备有体温计、血氧仪(尤其是有基础病的家庭),以便监测健康状况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