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百日咳疫情蔓延:韩国百日咳疫情蔓延,已出现首例死亡病例

韩国百日咳疫情呈现快速蔓延趋势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百日咳作为一种高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,尤其对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构成严重威胁,韩国疾病管理厅(KDCA)的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百日咳病例数较往年显著增加,部分地区的学校甚至出现聚集性感染,这一现象不仅暴露了疫苗接种率下降的问题,也对韩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,本文将分析韩国百日咳疫情的现状、成因、防控措施及未来应对方向。


疫情现状:病例激增与区域扩散

根据韩国疾病管理厅的最新统计,2024年1月至5月,韩国百日咳报告病例数已超过2000例,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0%,首尔、京畿道和大邱等人口密集地区成为疫情“重灾区”,多所幼儿园和小学因学生感染而临时停课,值得注意的是,约60%的病例为10岁以下儿童,且重症患者中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婴幼儿占比高达80%。

百日咳(Pertussis)由百日咳博德特菌引起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潜伏期为7至10天,其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咳嗽、吸气性“鸡鸣样”吼声,病程可长达2至3个月,尽管成人感染后症状较轻,但婴幼儿可能因窒息或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,韩国国立保健研究院的专家指出,当前疫情中已报告5例婴儿死亡病例,凸显问题的严峻性。


疫情蔓延的深层原因

韩国百日咳疫情蔓延:韩国百日咳疫情蔓延,已出现首例死亡病例

  1. 疫苗接种率下降
    韩国自1983年起将百日咳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(NIP),覆盖率曾长期保持在95%以上,近年来受“疫苗犹豫”(Vaccine Hesitancy)现象影响,部分家长因对疫苗副作用担忧而拒绝接种,2023年韩国百日咳疫苗(DTaP)接种率降至89%,部分偏远地区甚至不足80%,世界卫生组织(WHO)警告,覆盖率低于90%将无法形成群体免疫屏障。

  2. 病原体变异与免疫力衰减
    研究表明,百日咳菌株的基因变异可能导致疫苗保护效果减弱,疫苗免疫力通常在接种后5至10年逐渐衰退,而韩国成人加强针(Tdap)接种率不足30%,进一步加剧传播风险。

  3. 社会活动恢复与监测漏洞
    随着新冠疫情后社交限制解除,学校、补习班等场所人员密集接触增加,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百日咳的早期诊断能力不足,误诊为普通感冒的情况频发,导致疫情未能及时遏制。


防控措施与公共卫生应对

韩国百日咳疫情蔓延:韩国百日咳疫情蔓延,已出现首例死亡病例

  1. 紧急强化疫苗接种
    韩国政府已启动“百日咳疫苗接种周”,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补种服务,并向孕妇推荐Tdap疫苗以通过胎盘传递抗体,京畿道等地还推出“疫苗到校”计划,提升接种便利性。

  2. 加强监测与早期隔离
    KDCA要求医疗机构对持续咳嗽超两周的患者进行PCR检测,并规定确诊病例需隔离至抗生素治疗5天后,通过“传染病预警系统”实时追踪密切接触者。

  3. 公众教育与风险沟通
    针对疫苗谣言,韩国疾控部门联合媒体发布科普视频,邀请儿科专家解读疫苗安全性数据,首尔市还在地铁站投放广告,强调“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的最有效手段”。


挑战与展望

韩国百日咳疫情蔓延:韩国百日咳疫情蔓延,已出现首例死亡病例

尽管韩国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,但防控仍面临挑战:

  •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:偏远地区检测能力有限,可能导致病例漏报。
  • 国际合作需求:百日咳疫情在多个国家同步抬头,需通过全球疫苗共享机制应对。

专家建议,韩国需从三方面改进:

  1. 将Tdap纳入成人常规免疫;
  2. 研发针对变异菌株的新型疫苗;
  3. 建立“家庭-学校-社区”联防网络。

发表评论